1、什么是需要和动机(一)需要的含义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3、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会产生交往的需要等。
(资料图)
4、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5、这时,有机体内部又会产生新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产生新的需要。
6、当人需要某种东西时,便把缺少的东西视为必需的东西。
7、人既是生物有机体,又是社会成员。
8、为了个体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对于外部环境必定有一定的需求。
9、例如,食物、衣服、婚配、育幼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发展所必需的;从事劳动,在劳动中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10、这种客观的必要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某种需要。
11、需要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
12、它总是指向于能满足该需要的对象或条件,并从中获得满足。
13、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14、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15、人的各种活动,从饮食、学习、劳动到创造发明,都是在需要推动下进行的。
16、需要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17、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
18、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19、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和周围现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20、这样,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21、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
22、虽然动物和人类有一些共同的需要,但人类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
23、人类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具有意识能动性,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
24、(二)动机及其功能需要和动机是紧密相联系的,但也有差异。
25、需要在主观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被体验着。
26、模糊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意向(intention)。
27、有某种意向时,人虽然意识到一定的活动方向,却不明确活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和以什么途径和方式来满足需要。
28、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望(wish)。
29、如果愿望仅停留在头脑里,不把它付诸实际行动,那么这种需要还不能成为活动的动因。
30、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活动的动机。
31、动机(motivation)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32、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33、(1)激发功能。
34、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35、有动机的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当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其反应更易受激发。
36、例如,饥饿者对食物有关的刺激、干渴者对水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易激起觅食活动。
37、(2)指向功能。
38、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9、例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以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40、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41、(3)维持和调节功能。
42、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43、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44、在具体的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45、不同的动机可以通过相同的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支配,并且人的一种活动还可以由多种动机支配。
46、例如,学生按时复习功课、完成作业的活动,其学习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理解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有的可能是想考取好学校,有的可能是出于个人的物质要求,有的可能是怕老师的检查和父母的责骂等。
47、又如,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文娱、体育等)进行积极的活动。
48、因此,在考察人的行为活动时,必须揭示其动机,才能对其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