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读书君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九月八日前后。此时气温已经变凉,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晚上水汽凝结,清晨户外的植物、草地上会挂上很多的小水珠,晶莹剔透,这露珠就被称为白露。
白露到,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秋天的开始,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一如古人对白露三候的阐释:
【资料图】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到,天气开始转凉了,北方的西伯利亚的大雁往南迁徙,燕子也跑回了南方,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群鸟们都开始准备收集储藏过冬的食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72物候中,关于鸟的物候是最多的,共有22个,其中白露节气的三候全是鸟,说明这个节气对鸟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南迁过冬的信号。
白露节气,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凉爽的秋风从西北大地吹来,吹低了气温,吹黄了稻谷,吹红了果实。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白露的俗语、谚语和讲究,这些俗语反映了人们在这一节气中的生产、生活和经验。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白露,存在两大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透过俗语、农谚,我们大体能够略窥一二。
一:今年白露为“母白露”农谚说:“公白露地下不干;母白露干谷上仓”,具体是什么说法呢?白露也分公和母吗?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首先,简单地理解,这句话是指如果该年是“公白露”,那么降雨可能会比较多,地上湿漉漉的,没干过,不好打理庄稼,管理农事。粮食作物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粮食减产等。
而如果该年是“母白露”,那么其节气前后的天气主要以晴天居多。“干谷上仓”就是指人们开始秋收稻谷等作物,迎来大丰收,而且晴天多,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晾晒。
其次,白露也分公和母?是的。它和立秋及秋伏等一样分公和母。立秋分为公秋和母秋,秋伏也分为公伏和母伏。
如何区别公白露和母白露呢?按照民间的说法,有三种区分法,其辨别方法和立秋及秋伏的公母区分方法差不多:
1.根据农历日期来定
公白露:白露这天的农历日期其尾数是单数的话,则为公白露。
母白露:反之,这一天的农历日期其尾数是双数的话,则为母白露。
从时间上看,今年的白露的时间为农历七月二十四,24为双数,所以今年是“母白露”。
2.根据出现的农历月份来定
每年白露出现的公历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为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交节,但是其出现的农历时间并不固定,可能出现在农历的7月份末,也可能出现在农历的八月初。
按照划分标准:
母白露:如果白露交节出现在农历7月,则为“母白露”。
公白露:如果白露交节出现在农历8月,则为“公白露”。
从时间上看,今年的白露的时间为农历七月二十四,为农历的七月,所以今年是“母白露”。
3.根据黑白昼夜来定
公白露:白露交节出现的时间是在白天,则为公白露。
母白露:白露交节出现的时间是在晚上,则为母白露。
今年白露交节的时间是公历的9月8日05点26分31秒,处于黑夜之中,为“母白露”。
按照农谚“公白露地下不干;母白露干谷上仓”的说法,今年是母白露,应该是一个丰收年,和大家所期待的一样。
二、今年白露“逢尾不逢头”所谓的“逢尾不逢头”,指的是出现的时间在月份的什么位置。如果是在农历的初一到初十,那么则为“月头”;如果是在农历的十一到二十,那么则为“月中”;如果在农历的廿一到三十,那么则为“月尾”。
从时间上看,今年的白露的时间为农历七月二十四,即今年的白露是“逢尾不逢头”。
关于白露逢尾或逢头,民间还有不少的说法。比如“白露逢月头,必定来年愁”,意思今年白露过后,明年老百姓可能会犯愁。怎么理解呢?主要是指如果白露出现的时间是在月的开头,那么明年可能会遇到干旱的天气情况,雨水比较少,粮食作物会受到影响,长势不好。
从理性的角度看,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气候变化,万物生长的一个客观总结,不具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性。因为自然气候变化是难以估计,变化莫测的。
当然,古时候的老百姓主要靠种地为生,有这样的担心和预测是难免。因为如果白露是在农历的月初到,那么此时庄稼作物的成熟期就会更早一些,人们秋收早,到了明年庄稼还未收成时,家里可能就没有米吃了,所以老百姓就会发愁。
三、关于白露的其他俗语、谚语1.“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是一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什么意思呢?
具体来说,首先,“白露”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明显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有雾气,露水也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在这个节气中,人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夏季向秋季的转变。
俗语“白露白茫茫”这前半句,主要是形容天气的一种状态,指的是雾气笼罩、露水很重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地面和农作物都会被一层薄薄的露水覆盖,看起来白茫茫的一片。到了晚上,气温更低,天气变得寒冷。
所以这时候老祖宗说“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意思是说白露节气一片白茫茫,如果没有被子覆盖,那么就不应该上床睡觉。这句话主要是提醒人们白露到,天气转凉了,晚上睡觉要盖被子注意保暖,以避免感冒或者受寒。
2.“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秋风通常指的是秋季的风,特点是风力较强,气温较低,天气凉爽。在秋季,由于地面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变化,风向由夏季的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这种风的变化也促进了气温的下降和秋天的到来。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秋风夜中,夜晚会变得格外凉爽,甚至有些寒冷。这是因为,在秋季中,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和夜晚的气温差距较为明显。
同时,秋风的吹拂也会使气温下降,夜晚更加寒冷。因此,在秋季中,人们需要注意早晚的温差,及时添加衣物,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白露秋风夜,稻花满池塘”
稻花本义指的是水稻的花朵,颜色淡黄,形状小巧,在稻田中盛开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稻花象征着丰收和富裕,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满池塘”这个词语,指的是池塘里充满了水稻,形容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所以“白露秋风夜,稻花满池塘”这句俗语的含义是指在白露这个节气中,秋风渐起,夜晚开始变凉,而田园中的水稻长势良好,稻花盛开,丰收在望。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田园的美丽风光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秋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提醒人们要注意农事活动,确保农作物丰收。
4.“白露晒且落,粜米人入簿”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白露这一天出现了太阳或晴天,那么未来的天气将会很干燥,收成也会很好。因此,农民们在这一天会抓紧时间晾晒农作物,以便在未来几天里收获更多的粮食。同时,粜米人也会在这一天开始记录卖米的数量。
四、读书君说总之,这些白露的俗语谚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有了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农业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但是这些古老的俗语谚语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这些俗语背后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气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