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
(相关资料图)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春雨润泽大地,万物始得复苏。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的柔润替代了雪的冷冽,为草木焕发生机。随着雨水节气的来临,风也温暖了起来,与淅沥小雨伴舞,为春的开篇奉上前奏曲。
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冰雪消融,鱼儿又活跃了起来,却被水獭逮个正着。大雁北归,草木生出嫩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儿对雨水时节也青睐有加,为“三候”报信。《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雨水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春雨后,一夜间,黄灿灿的菜花大片绽放,明丽清新的一抹嫩黄沐浴在雨后阳光中,与青山相依,与蓝天相望,世间安稳喜乐就是这样顺时而来。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如雾如烟的细细春雨笼罩在田野上,如画一般的美好。此时气温回暖,土壤湿润,适宜黄河流域地区广泛种植冬小麦。在前一年的秋末就播种了的冬小麦,在雪的呵护下养精蓄锐,度过寒冷的冬天。到第二年的雨水季节,借助充沛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冬小麦开始返青,抽出新苗。因此被雨水和融水充满了的河流和小溪,正是小麦丰收的好兆头。这就是农家人的智慧。
一场雨水,滴滴莹润,正如以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为特点的哥釉瓷器。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窑亦称龙泉窑。明张谦德在《瓶花谱》中赞曰:“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哥釉以古朴典雅的莹润之色俘获了文人墨客的心,传至清代亦备受雍乾二帝喜爱。
图丨清 哥釉双耳瓶 山东博物馆藏
乾隆曾赋诗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哥釉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其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细雨般的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山东博物馆藏清代哥釉双耳瓶,长颈,鼓腹,肩部两侧贴附双耳。其胎质坚实,釉质温润,开片优美,具有金丝铁线的特征。器物造型庄重,曲线优美,体积硕大,给人以浑厚、稳定的感觉,是清代哥釉瓷器中的精品。
图丨清 哥釉双耳瓶(局部) 山东博物馆藏
“细纹如拟冰之裂”
哥釉瓷清冷莹润之美
正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般绝美
与这乍暖还寒的雨水节气
相得益彰
来源: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