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四降一升”-每日视点

发布时间:2023-02-20 19:49:4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5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1月保费收入。数据显示,5家公司1月合计实现保费收入5651.9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仅中国平安保费正增长,增速为2.4%。

A股上市险企首月保费数据

寿险改革


(相关资料图)

仍处“磨底”阶段

近年来,随着各公司寿险改革逐步深入和产品结构调整,相关效果已开始显现。不过,整体上看,寿险改革仍处于“磨底”阶段,负债端提升还不明显。

上市人身险公司方面,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1月保费收入分别为2021亿元、1076.8亿元、526.85亿元、351.81亿元、392.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3.84%、-5.72%、-1.92%、-15.81%。

其中,在保费规模上,中国人寿依然一家独大。但在保费增速上,仅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实现正增长。按照改革计划,平安寿险2022年底将覆盖所有营业部。华泰证券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营业部完成数字化改造,平安寿险改革成效将更明显,代理人产能持续提升有望帮助公司负债端修复。

对于多家公司保费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受疫情以及春节假期影响,2023年1月代理人展业时间短于2022年同期。中国人寿2023年开门红启动较早,保费收入虽同比下降,但与2022年同期降幅(5.34%)相比已有所改善。太平洋寿险自2021年推行“长航行动”,转型压力叠加外部环境影响,负债端承压。

不过,券商普遍看好人身险公司的后续表现。信达证券认为,目前线下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后续随着各公司2月、3月营销活动深入开展,产品供给端也有望迎来更多增量,寿险月度保费或有望从2月起迎来更多边际改善。

海通国际认为,各公司开门红主打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类产品,预计受其他类别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保险储蓄类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同时,伴随经济实质性好转,长期保障型产品消费需求或将逐步复苏。

财产险大多开局良好

数据显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3家公司1月保费收入分别为611.73亿元、320.82亿元、233.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2.15%、10.95%。其中,保费规模最大的是人保财险,增速最快的是太平洋产险。

从已披露分类明细保费情况的人保财险来看,该公司1月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几乎持平,增长0.2%。同时,除责任险和货运险外,其余险种均实现正增长。

信达证券认为,综合考虑当前各地消费刺激政策下乘用车销量有望逐步复苏以及非车险相关政策支持等因素,2023年车险和非车险业务均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整体业绩将呈现弹性,建议更多关注非车险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受车辆出行减少、自然灾害较少等因素影响,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普遍表现较好。进入2023年后,随着疫情管控放松以及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综合成本率继续改善存在一定难度。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上述3家公司车险业务质量较好,车险业务中低赔付率的私家车占比较高、渠道费率可控,盈利空间较中小公司优势明显。同时,宏观经济修复有望改善信用险赔付情况。预计在持续加强业务品质管控下,仍将保持较好表现。

负债、资产端改善

有望提振估值

过去两年,保险业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持续负增长,资产端受股市波动及地产风险暴露拖累,导致保险板块估值不断下降。尽管多家公司股价较2022年10月底已大幅反弹,但仍处于2019年以来的较低水平。

拖累公司估值的因素有望在2023年修复。华泰证券分析,低基数支撑下,投资端2023年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2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6%,表明权益市场投资者情绪向好。寿险改革持续推进带来的代理人产能改善有望帮助新业务价值恢复增长,提振各公司负债端估值。信达证券则认为,上市保险公司1月保费数据整体符合预期,后续保险板块表现有望逐渐从“估值修复”转向“基本面改善”。

记者 朱艳霞

编辑 李梦溪

推荐阅读